分类
创业能力

教你赚人生第一个一千万02:如何避免面试中,被人欺骗(三段或八段)

首先,招聘面试一名员工,和企业做价值链分析一样,都要先把”视野”提高。才能站在一个较高高度上,审视自己的对策。

  简单说,就是:同一家公司,招聘一个清洁工,和招聘一名财务经理,招聘的成本一样不一样?

  一家高科技网络公司,和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,虽然年营业额相同,但都是招聘一名营销总监,运用的面试策略相不相同?

  明白了么?各位?很多时候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说到底,如何面试这种看似简单的工作,背后也有着缜密的逻辑——就和企业价值链分析一样,没有生搬硬套的道理!

  我下面啰啰嗦嗦谈的,和我以前侃的那些废话一样,都是想告诉各位一个道理:知识不是死的,而是活的。”视野高度”决定水平高低。

  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——意思就是,明白了事物背后的逻辑,任何事到你面前,你都学会解剖,学会分析,然后,给出相应变化评估、和调整后的策略——也就是”尺子在手,天下我有!”呵呵呵呵。。。。。。。

  当然啦,我也别装神弄鬼……人力资源管理,毕竟比企业战略研究那种学问,”变数”少很多。N多年研究下来,成果也不少,所以,咱们尽快抄点捷径。

 
  关于MBA里那一堆堆、一滩滩的理论,咱们跳过去。直接面对中小企业,也就是没多少预算的小企业主(或未来打算创业的兄弟),多聊点。

  虽然预算不多,但招聘营销总监啦、财务经理啦等重要职位,还是拜托您老兄认真点!我的经验是,有时候不怕职位暂时空缺,就怕用错人。没挨过打不知道肉痛——呵呵,你真被骗子骗、或用了三个月,终于发现,你招聘来的家伙,根本是尸位素餐、格格不入,再剔掉,那可惨了——都是成本啊!而且浪费的时间,也就是”机会成本”损失,简直无法评估!

   所以,小心使得万年船,有些小事可以错,找高管,错不得。我至今记得德鲁克评价通用汽车的斯隆时,说他”任何营销会议都可以不参加,但从未缺席过一次人事变更会议。”

    大体上,面试一个人,目的无非想知道两点:德与才。(我靠,我也沾染了安公公等人的恶劣文风,胡TM拽词儿,呵呵)我所谓瞎掰的”德”,就是泛指智商啦(嗯?还有这个?)、情商啦、独立性啦、乐群性啦,靠,我还是别瞎自己绞尽脑汁想回忆了,还是”复制粘贴”一下比较好,都包括:”乐群性、聪慧性、稳定性、特强性、兴奋性、有恒性、敢为性、敏感性、怀疑性、幻想性、忧虑性、实验性、独立性、自制性、紧张性,16种个性因素”。——这些因素,是专业技能以外的,和此人”性格”相关的元素。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特尔搞出来的唧唧歪歪的狗东东。

  ”才”的部分呢,其实就是专业技能啦。某大妈,各种性格再好再符合,却没学过财会知识,就来应聘财务总监,你要么?呵呵。(我们晚点再将如何测量”才”的部分,就是如何”搭建模型”。)

  呵呵……其实,有些人选错了行当呢,我就认识个家伙,跑美国留学,学财务都毕业了,拿证了,突然发现自己的个性其实不适合干财务!赶紧改选了个自己喜欢的、适合的专业,重新学……搞笑吧?哈哈,其实你招聘来的某家伙,性格也不适合应聘岗位呢没准!!!只不过他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罢了——面试和筛选,先要把性格严重不合适的筛出来。

  为什么我说隔壁郑文斌博士那篇文章是垃圾?就是高度不够嘛,简直低进下水道了都!性格测试和专业考评,两个大方向一点没谈,却谈什么”用观察对方眼神是否游离”,”是否头发干净却皮鞋染尘”来评测对方是否诚实,是否在说谎,哈哈哈,这简直还停留在清朝嘛!……哦,也许更早,反正都是曾国藩《冰鉴》里面的伪科学,不提也罢。

  我在隔壁也说了,针对小企业,最具效率最低成本的方式,就是买一个专业人才测评软件。好人做到底,给个地址,自己去寻价格:

  http://www.hrmis.cn/Soft/RenCaiCePing/Index.html

哦……上面那个地址,实际上是我现”百度”出来的,那里面的N多软件,我可以毫不负责任的说:好不好不知道!需要自己尝试出好的来!

  呵呵,其实找对了软件,你就觉得,老外真是天才!普通不专业的小企业面试,还准备那么多面试题干嘛呀?几百道评测题一做,立即把一个人给”扒光”。难能可贵的是,里面评测题,没一个是正面问的,都是侧面的生活场景问法,被评测者,靠猜的,很难猜出考评者的目的是啥——关键是几百道题回答,答着答着,真面目就露出来了,哈哈。

  况且,里面还有”防伪机制”,你刻意猜测,不按本心回答的结果,就是”真实度”降低,软件甚至会给出评估:该测试者,回答得不诚实,测评结果不具备基本真实性。

  所以我才会在那个帖子里小小侮辱了一下郑博士:一个盗版”综合素质测评软件”,顶得上10个郑文斌博士本人亲自面试。

  当然了,软件也不是万能的,面对高手一点的骗子,依然可能骗过死软件,来面对你这个大活人。

  怎么办呢?还是回到老外的研究成果,呵呵,灵活掌握心理学工具。(别急,后面会讲专业技能考评的工具)

  市面上,有不少这样的人力资源测评工具书可以买,大家自己去找。我只举个例子:

  我以前用过几幅画(靠,估计N多MBA的骗子老师,讲人力资源时,也都发过N多张画吧?)例如一幅《母子对话图》,让应聘者根据该图,讲个故事……根据工具书给出的方向,听完故事,你大约就知道该家伙,是比较发散性思维,还是循规蹈矩?是比较乐观,还是比较悲观?其实,这些都是和上面提的卡特尔16PF个性测评一个思路,只不过更加开放式,更加灵活,更加有你这个大活人主导的因素在里面。

  唉……侃着侃着,也有点意兴阑珊,初级面试这点玩意儿,总都跑不出老外的那点东西,N多年了,依然大思路没变。可笑郑文斌博士这种国内的败类,招摇撞骗,却连点人家老外的基本功底子都没有,没半分科学性、没半分逻辑性,拿着几百年前曾国藩的思路四处骗……可怜哪。

Views: 557

联系微信:1875211981